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只能手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意味着我们在开着更快的车穿过更宽的马路时,手也从不闲着。这样的环境下,做到小心谨慎似乎很困难。除了电子产品,一些极限运动的开发也更多的把我们暴露在了危险之中。
尽管环境中到处都是安全提示信息:公路上的减速安全提示,电视中的安全公益广告等等,但意外死亡的人数却有增无减。安全的革命可能跟我们的思维有关,如果我们能把“要更加小心”的想法内化,不需要外界的提醒,我们就能从内而外地更加小心。
当我们了解人们以外死亡时的想法及思维过程,应该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研究者试图探索导致这些事件反复出现的心理,认为这可能是人类的认知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对集中注意力能力的高估。我们经常高估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想着同时做很多事很酷,还能“节省时间”但事实是,我们无法一心二用。
“一心二用”在心理学中被称作“任务切换”,我们在任务切换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一些小细节及其附带的线索,比如前方车辆的刹车灯突然亮起,提示我们前车司机将刹车,在任务切换之际,我们的反应时也会变长,影响我们做出某些判断。
多线任务之所以不能完成,是因为这是因为我们在某项活动持续进行时,使用的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作为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并不能同时记住两项不同任务的所有细节。当切换任务时,需要把与先前任务相关的细节从工作记忆中清除,换成另一个任务,而这需要时间。当你的注意力不停转移时,想要发现不变之处就会变得困难许多。
人类的注意力存在局限性,而“真正的危险在于对自我局限的误判”,清晰地认知到自己的局限、并努力克服更为重要。针对注意力的认知缺陷,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重要的事情上,避免一心二用。不要对“多重任务”有太多执念,按一定顺序专注的完成才是硬道理。
2. 实在没有办法,就寻求帮助,比如让旁边的人帮忙照看独自玩耍的孩子。
3. 确定事情的优先级,把其他不重要的事情缓一缓,比如在照看水池边玩耍的孩子时,你应该更加全神贯注,而不是听朋友在讲她新认识的网友。
4. 对干扰因素保持警惕,有一套计划以应对其引发的不良后果。比如在潜在危险发生前,先想好一系列应对的策略,如果不会游泳,在游泳之前应该找到一个可
以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人一起进入泳池,并叮嘱他时刻注意自己,与他约定好某种手势代表你遇到了危险,甚至可以带一个口哨,在遇到危险时吹响,这样就能保证更快的救援。
质量远比数量重要的多,高效率的完成一件事跟同时做多项任务,先不说后者完成的质量,就连能否按时完成都无法预估。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希望你能收取属于你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