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先做一个小游戏:5秒钟之内,说出3个你爱的人。
5
4
3
2
1
等等,你是不是忘记了某个人?
想想,你是不是忘记了自己?
只有懂得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我们对人生有各种不满,但也总是有很多羁绊和顾虑让我们只好无止境的重复现在的处境而无法做出改变,我们甚至会不停地说服自己,麻痹自己:“就是这样的,我也没办法”,哪怕我们因此过得很辛苦。所谓的羁绊,就是我们总是在为别人而活,想要满足太多人的期待,在乎太多人的眼光,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阿德勒指出:现在你的不幸,是你亲自选择出来的。而且你之所以选择不幸,跟你的过去或者所处飞环境相关,更与你的能力无关,而是缺乏底气与自信。这也同样意味着,你可以重新选择,也有能力改变这一切。
试着想想,当你站在30岁、40岁、50岁...的人生阶段,再往回看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而活的,没有一天是觉得轻松自在的,而这一切,其实你早有能力可以改变,这可能是最让人觉得遗憾、难过的了。
澳大利亚的一名叫布罗妮·瓦尔的护士,她的工作内容是护理生命只剩12周的病人。她把这些病人死前的顿悟记录到了《人生弥留之际的五大憾事》这本书中。在这本书中,五大憾事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按照别人的期望生活,没有底气活出真正的自己。
没有为自己活过似乎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很多人安于活在别人设定好的角色里,被角色裹挟而忽视了内心真正的需求。反而是到了弥留之际,他们才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然而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如果我们真的不想在弥留之际来后悔、来遗憾,不妨从现在开始就为自己而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勇敢点,其实你有能力活成你想要的样子,而你需要的,只不过是活出内在底气。每天想一千次,不如行动一次。
当踏出这一步的时候,你会发现,哇,世界并没有变得更糟,生活原来如此美好,我原来如此美好。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心理动力的改变,会改变你一生的轨迹。但愿我们此后的每天,都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影响自己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