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可以总结为:与同伴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和与陌生人的关系。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程度。
一、中学时期的同伴关系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其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和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依赖日益减少,更依赖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代偿作用。
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学生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较强的社会技能,对学生的性格、个性品质、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可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其次,在与同学交往中可以增长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学习到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最后,学生在同伴交往中满足了他们的归属感,有助于学生同情心、责任感形成。
二、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认知层面
中学生的思维已经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为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从初中阶段的经验型抽象思维向高中阶段的理论型抽象思维发展。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青少年对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喜欢争论、自我中心、理想主义、以偏概全、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
2.情绪层面
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是由情感而萌发的。中学生由于感情丰富、变化快,忽冷忽热,忽晴忽雨,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又不重客观,重一时而不重全面,使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生各种问题。其中下列情绪问题更容易导致交往问题:紧张、嫉妒、自卑、自傲、孤僻。
3.能力层面
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影响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中学生自认为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又或者不知道用怎样的话题引起对话。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梆梆的,诸如此类如,阻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
三、影响同伴关系因素
1.家庭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水平、家庭成员关系等)
有研究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的同伴关系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家长富有情感的、民主的教育方式可以诱发学生对他人的友好倾向, 其子女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更容易构建良好同伴关系。
2. 个体方面(个体的认知能力、行为特征、归因倾向、性别、年龄等)
认知能力:有研究表明,受欢迎学生比不受欢迎学生对社交问题能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行为特征:如果学生爱好交际,性情友好,愿意支持同伴,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则较少有攻击性行为。
3. 学校方面
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待中学生的态度和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同伴关系。应对人际关系问题首先需要与学生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因为要想对他人施加影响,必须要与对方建立和谐的关系,然后对他施加人际影响。应对人际交往障碍重点在于让学生改变不合理认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信,同时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当然,对于老师来说,更大的优势还在于发动班级同学和家庭的力量,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应对人际关系问题首先需要与学生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因为要想对他人施加影响,必须要与对方建立和谐的关系,然后对他施加人际影响。应对人际交往障碍重点在于让学生改变不合理认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信,同时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当然,对于老师来说,更大的优势还在于发动班级同学和家庭的力量,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