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刚从家庭步入学校的环境,人格、智力、道德的发展尚未成熟,对他们而言许多常常会发生许多未遇到过的问题,他们还不足以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同样的,除了一些亲戚朋友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技巧也尚未掌握,难免会遇到人际问题。总之,尽管他们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学校的集体环境里,但是,由于社会、家庭、个性或交往技能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小学生患有人际孤独。整体而言,小学生遇到的人际问题主要包括人际孤独和社交恐惧两个方面。
一、人际孤独
产生人际孤独的主要原因
1.环境因素:孤单的环境,独自一人或在人少的环境,纵使有交往的愿望,也没有交往的对象。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封闭的家庭环境,则是孩子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
2.自我意识的增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越来越发现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逐渐意识到自己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产生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愿望和需要。他们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别人会怎样看我”。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因此,一方面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特别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希望用自己的秘密和别人的秘密进行交流。当这种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与他人、与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
3.自我评价的不当: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建立,个体经常会对自己进行反省和评价。这种评价随外界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产生自卑心理,对别人的评价过分关注,时刻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胆怯、缩手缩脚,不够主动,经常压抑自己的言行,不敢去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耻笑。这种闭锁心理自然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
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则易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则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会因缺乏朋友而感到孤独。
4.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成分。因此,人际交往障碍与情绪、情感障碍的关系非常密切,且后者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等。其中,害羞、恐惧与孤独感相联。
二、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个体对正常的社交活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种人际交往障碍,是恐惧症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态。
社交恐惧症的主要表现: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孩子不敢见别人,与人交往时面红耳赤,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严重者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自我孤立,抑郁消沉。社交恐惧症患者对自己的神态举止和言谈过分敏感,生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失态出丑。他们越是害怕,就越无法控制自己的失态行为,结果在别人面前感到异常紧张、极不自然。以前交往中的受挫经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使他们对交往情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的害怕心理,以至于变得神经质。
社交恐惧症的原因:
①早期经历。恐惧症被认为是孩子早期的创伤体验造成的不良后果。患者对某些特定刺激(如与人对视)唤起过深刻、强烈的惊恐情绪反应,继而被抑制下去,以后每当遇到和那些特殊体验有联系的相同刺激或情景,就会因条件反射作用而产生恐惧及回避反应。
②性格特征。社交恐惧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特点,如胆小、孤僻、敏感、退缩、羞怯、依赖性强等。换句话说,这些性格特征对形成社交恐惧症有影响。另外,先天的神经系统活动类型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特点同样影响着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与发展。
③社会、家庭、文化因素。同样具有早期不良经历,有的人发展成社交恐惧症,而有的人却没有。在我国,社交恐惧是比较常见的神经症之一,而在西方这种病则比较少见。这说明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与社会、家庭、文化因素相联。除东西方差异外,还有城乡之间的差异,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农村的孩子更易患社交恐惧症。另外,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文化教养、民族与种族等都会对社交恐惧症的形成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