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过程是信息发送和信息接收的过程,而有的时候,说话者说的话存在潜台词,这个时候就要看倾听的人能否察觉,如果有所察觉,那么很有可能会拉近两人心理距离,从而建立亲密连接。倾听的目的是要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理解说话者的情绪及其言论背后的动机。
学习如何去倾听,是一项我们本该在很小的时候就获得的能力,然而学校里却很少传授。这件事说来容易做来难。当别人和我们说话时,我们经常会产生一些情绪。这些情绪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关注对方在说些什么,当我们专注于如何应答时会更加分心。
说话者的需求和我们自身的需求可能会产生冲突,导致我们极少能够做到有效倾听,此时,你必须意识到你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并暂时将它们置于脑后。这样才能专注于说话者。这个过程在一次对话中可能反复出现。注意到自己走神,然后再将注意力重新转向说话者这一能力,是深入倾听的基本要素。
在倾听过程中,同理心是深入倾听的一个必备要素。它是理解他人想法以及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那种能够意识到他人的处境,并为其感到遗憾的同情心。
扰乱倾听的行为:
1、说话不间断,很少停下来喘口气,几乎不给对方回应的空间,具有极强的倾诉欲,一个人就是一台戏;
2、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不停的地重复所说的话,不管对方是否已经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3、面对否定自己的人,通过否定对方的观点来寻求存在感,获得成就感;
4、急于否定或打断别人,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5、当他人需要安慰的时候,完全没有反应,甚至指责说话者,认为是他有错;
6、过于激烈地表述你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让对方觉得你充满戒备;
7、以挑衅的方式回应挑衅你的人,通常导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局面出现。
当你能轻松地投入更多注意力在说话者身上时,你就为学习新的倾听技巧奠定了基础。你会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需要与说话者进行讨论,以确保你听到的就是他们试图表达的内容。这样可以让说话者知道你所理解的内容。
你可以对说话者这样讲:你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你看对不对?
通过深入学习如何“为了理解而倾听”,你将进入一个人际沟通以及理解其行事动机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