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抑郁者的陪护者都会陷入一个怪圈,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但或许从陪护的一开始,就得明白一个事情:你很可能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你一开始就着急地想要做什么,这种着急反而可能给对方压力。
1.陪护TA的前提,是试图去懂TA
要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你得先学会交谈。向对方表达“你对我很重要”,“无论如何我都在你身边”,“这不意味你脆弱或者有缺陷”,或者问TA“你想聊一聊吗?”
有时候,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TA谈论困扰时倾听,让对方释放被压抑的情绪。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倾听者比给出建议重要得多。你不需要试图“修复”对方,你只需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鼓励抑郁者谈论他们的感受,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不要指望一次谈话就能达到目的。抑郁者倾向于远离他人,孤立自己。你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表达你的关心、温柔、耐心,而且得坚持。
2.这些话,请不要轻易说
*“我理解。”
说这句话之前,请确定你真的理解。如果你有过抑郁症经历,当TA意识到你曾有和TA相同的体验,也许有助于TA变好。要知道,抑郁症的种类、体验是很复杂的,即使你经历过某种抑郁症,TA的感受也可能与你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所经历的只是轻微的忧郁,TA可能会觉得你轻视了TA的痛苦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承认你不清楚对方正在经历什么,但你真的关心。
通常,最好的说法是“我不明白,但我真的想知道。”
*“你这就是懒/自私/闲的/想太多。”
这些话是重灾区,不要评判他们。抑郁症的成因常常不是单方面因素,遗传、急性应激事件、早期童年经历…… 先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你不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正经历怎样的痛苦。
*“坚强一些。”
废话也不要说,谁不知道要坚强啊,这不是坚强不起来吗?这种时候,这句话像是指责对方“你不够坚强。”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不要说,默默地陪伴也是一种支持。
3.注意危险信号
当一个人抑郁时,自杀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无论你说什么或做什么来帮助对方,TA可能仍然会有自杀的想法和感觉。一定要注意自杀的警告信号,知道什么时候寻求帮助。了解预警信号很重要,这些信号可能包括:
对死亡的关注,谈论自杀、死亡或伤害自己;
表达绝望的感受或自我憎恨的想法;
以危险或自毁的方式行事;
把事情安排好,交给其他人,和大家道别;
寻找药片、武器或其他致命物品;
抑郁过后突然的平静
如果你相信TA有自杀的风险,首先要陪在他身边。然后,尽快告诉对方你的担忧。很多人不愿意谈论死亡这件事,或者认为谈论死亡会增加对方自杀的可能,但事实并不会这样。开诚布公地和对方谈论他自杀的想法和感觉,拯救对方生命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你在陪护一个想要自杀的患者时,感到自己很难做到扭转对方的想法,或者情况危急,请立即寻求专业的帮助,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你可以拨打报警电话让当事人强制住院治疗,这听起来很让人害怕,但有时不得已为之。
4.藏好自己的焦虑
有些陪护者在陪伴时,可能是由于太关心或者太担心,焦虑、担忧、烦躁会很明显,这会给患者压力。抑郁症的治疗是个长期的事,变好很慢。你和TA都需要接受这个事实。
5.温柔地督促他们治疗
可以主动问对方,要不要一起去医院或者去看心理咨询师。但有些人不想去医院,不想吃药,不想见咨询师。可能是因为生病导致的消沉疲惫,可能是因为病耻感,也可能是因为害怕治不好。
向TA保证,就像任何其他的医学疾病一样,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通过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几率会恢复正常。
如果对方拒绝去看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带TA去看普通科医生,他们可能不会那么排斥。与医生商量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这可以排除由身体原因导致的抑郁。如果不是身体方面的原因,普通科的医生可以给TA介绍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有时候,医生说的话会让人们更愿意接受。
帮TA预约精神科医生或治疗师。找到合适的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可能很困难,而且通常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但对一个已经能量不足的抑郁者来说,帮助他们打电话进行咨询或者预约挂号也是巨大的帮助。
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不容易,在给抑郁者更多宽容的同时,请大家也要记得“尽力而为”。
如果你在陪伴抑郁症亲友时,遇到对方的攻击,请尽量不要把它当成是针对你个人的。他们不讨厌你,也不恨你,他们只是在那个瞬间决了堤,而你是离他最近的那块山林。
如果你能保持冷静,就希望你可以继续尽你所能去爱、去支持你在乎的人。
如果你在这个尽力的过程中,自己也陷入抑郁情绪,没关系,这也很正常。抑郁症陪护者因长期提供看护服务而产生轻度或严重的抑郁症的情形,并非罕见。
为了更好地陪护,每一个陪护人员都需要明白一点:先照顾好自己。
事情总会变好的,事情总会更好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