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有时候总是会怕一种东西,久而久之,内心就会对其恐惧,不敢去面对,不敢去触碰。其实每件事情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面对。
恐惧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
恐惧产生时,常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呼吸短促或停顿、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嘴发干、身冒冷汗、四肢无力等等,这些生理功能紊乱的现象,往往会导致或促使躯体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恐惧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使行为失调。
恐惧主要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型:
①单纯性恐惧:包括对动物不合情理的恐惧(如对鼠、狗、蜘蛛或蛇)或对特殊场所如狭小的空间(幽闭恐惧)或高空(恐高)的恐惧或特殊事情、事物(选择恐惧、晕血、密集恐惧)。
②社交恐惧:以与他人交往时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如在公众场合与人接触怕自己脸红、怕与他人目光对视等。
③广场恐惧:是对不熟悉的、开放的或拥挤空间的不合理恐惧。虽然各种类型的恐惧是相当不同的,但它们有两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不合理的,并且它们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
④害怕犯错、不够好等。害怕犯错的人都极其遵守规则、道德和“对与错”的标准。他们非常害怕做了一个决定却随后被证明是“明显的”错误;害怕不够好的人比较没有安全感,非常紧张自己的形象,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
缓解恐惧的方法
1.找出恐惧根源。不要害怕内心深处的恐惧,越是害怕就越会害怕,既然怎样都害怕,不如冷静下来,挖掘出内心深处那种让你恐惧的一切。
2.遇事要有正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别恐惧只是一个词语,就像幸福、快乐、忧伤一样,只不过是个词语罢了。抓住你恐惧的尾巴,拉到你面前,再一次的,去重新体验那个你所谓的恐惧。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遭。
3.适当和最信任的人交流。虽然不能依赖别人帮我们战胜恐惧心理,但你可以找个最信任的人聊一下这些,在你们交流的时候,其实也是你自我释放恐惧心理的时候。
4.考虑最坏的结果。我们可以设想事情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带给你多大的损失?这种危害能持续多久?恐惧又能带给你什么,能改变现状吗?
5.对于环境恐惧,可以进行脱敏训练或者暴露训练,使其认知到引起恐惧的地方,对症进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效果比较好。
6.深呼吸让浮躁的心情安静下来。在感到恐惧的时候,可以试着深呼吸。用鼻子慢慢地吸气,自己在心里数4秒,而后再用嘴呼气,也要在心里数4秒钟。这是消除恐惧最简单的方法,能够使人身心放松、减缓心跳。
7.多用肯定言辞,避免说出否定自己的言语,比如我很笨、我很胖等词语,选用积极美好的语言表达自己,就会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不要因为恐惧而犹豫,前进有时候是消除恐惧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