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

首页 - 心理知识 - 情绪障碍

每个人都拥有的三个非理性信念(一)

17 - Jan - 2020

浏览数:42

作者:京师辅仁心理咨询

   对于“必须”“一定”“应该”这个三个词来说,所有人都不陌生,人们觉得这三个词很正常,甚至有人常常用它们来激励自己,例如,“我一定要......“我必须要......”,或者......就应该......”。

   但事实上当你的思维出现这三个词时,很可能你正在被非理性的思维所控制,这些非理性的思维会带给你许多负性的情绪,让你感到抑郁、焦虑或者恐惧。

   心理学家埃利斯在自己的著作《理性情绪》一书中第八章的题目便是“专横的‘应该’、‘必须’和‘一定要’信念”。为何埃利斯说这些信念专横,这些信念又为什么是非理性信念?他们会给我带来什么影响呢?今天主讲讲“应该”信念。

   1、埃利斯称“应该”是最不合理的信念。卡伦·霍妮称之为“专横的应该”,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应该”都是非理性的,当他人的行为没有满足你的需要的时候,你的头脑里开始浮现出这样的一句话:“他就应该......”,这种信念通常是非理性的。你没有权利要求他人按照你的标准和需要来行为处事,这意味着你将自己的地位凌驾于他人之上。你既不是国王,更不是上帝,别人没有义务去满足你的需要,即使你是他人的上司,他人也首先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事,而不是你的。这样的思维只能让你对他人不满意,而这种不满意都是由你自己造成的。

   2、如果你认为就公司应该如何如何,生活就应该怎样怎样,社会应该如何如何,甚至世界应该怎样怎样的时候,那么你同样也受到不合理思维的影响。同样道理,你怎么能将凌驾于公司、生活、社会、世界、之上呢?如果你有这样的思维,只会造成你对公司、生活、社会、世界的不满意,让你深陷痛苦,难以适应它们,当然这也完全是你自己的错。

   3、如果你认为自己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那么情况会略有不同,因为这些“应该”信念更多的是来自外界价值观念和他人的影响,你本身甚至并不想这样。例如“我应该好好学习”很多人都觉得这再正常不过的思维。但事实上,当你出现这样的思维的时候,说明你并不爱学习,但是却要逼迫自己学习,造成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的痛苦,更不爱学习了。但是如果你把你的这样的思维略微变一下,便起到一个非常奇妙的作用,“我应该好好学习”改成我“我想要好好学习”或者“我想要年底考个好成绩”“我希望顺利结业”等等,这个时候,学习的动力在前,而不用靠逼迫自己的思维来行事,自己即使不喜欢学习,也不会过于痛苦。

   如果你拥有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应该”信念的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简单变一变,例如“他就应该每天洗脚”变成“他要是每天都洗脚该多好呀?”或者“我希望他每天都洗脚”当你把你希望表述给他的时候,他也不会觉得被你否定,不会觉得你在强迫他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而你虽然会对他有些不满,但更多的是一种哀叹,这不会让你过于拒绝与他相处;第二种“应该”信念也是这样,例如“政府每天就应该给我100万”当然持有这样思维的人多数非疯即傻。如果改成“如果政府能每天给我一百万该多好呀”最起码别人听到你这句话的时候,不会觉得你疯了。这样简单一变,你就不会对社会、国家、抱有怨气。

   认知疗法的目标是,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客观现实。所以如果你想要更生活,就要设法放弃头脑中的“应该”信念,你也可以学一学认知疗法,可以帮助你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不仅能够解决心理问题,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