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种沟通方式,而“讲道理”是最令人讨厌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讲道理,论对错,明明一个拥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偏偏要上演一场口水大战;明明几句宽慰就能安抚的情绪,偏偏要罗列出100个“因为所以”,然后拧着脖子说:“你看你是不是做错了!”,结果不欢而散。
虽然说,做事要讲道理,但有些人并非不懂那些所谓的道理,他们谈论某事时,可能只是希望得到情感上的共鸣,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你和你的爱人、同学、朋友、同事,都有类似的知识背景、经验背景,这种东西都有一定的圈层属性,也就是说,这个圈层里的常识性的道理和逻辑,大家都懂,用不着你讲。
亲密关系间共情的重要性在于,“只有从你这里得到足够的心灵力量,我才有余力,整理好情绪,去面对外界更多的风雨。”对错要论,但要放在爱和共情的后面。当对方感受到的首先是共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他/她,自会放下防备与骄横。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共情,指的是咨询师在与来访者谈话的过程中,需要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情绪、理解他的遭遇,只有这样才能感同身受,增加来访者的信任度,令其敞开心扉。就是你快乐,我能懂;你悲伤,我能察觉,并及时做出反应:宽慰情绪,理解感受。
举个例子:“我好累好烦啊,写了一上午报告。”
不懂共情的人会说:“那报告写完了吗?”
懂共情的人就会说:“是哦~你脸色好像都不太好了呢,什么报告那么难写啊?”
有共情能力的人能够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而想要做到共情,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就是有限的信息和沉默,如果我们想让话题深入,最重要的就是放慢节奏,一次解决一件事情就好,能否对问题深入沟通才是关键。控制节奏,记得在对话中随时暂停。不要让对方喋喋不休的言语对你造成过度的刺激,因为这可能会使你陷入自顾不暇的窘境。
其次,还可以通过复述对方的话,告诉对方我在认真听你说。复述带来的诸多优势之一,就是能够降低我们日常习惯的对话节奏,给倾听者和倾诉者创造协调同步的机会。此外,在复述之后,你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来向对方确认一下:“我是不是说到了重点,或是遗漏了什么?”
还有,想要用恰当的方式倾听,还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表达:“这对你来说可能着实不容易。”我们通过发挥想象力想象对方的实际情况,尽管可能有时猜测不准,但对方往往会对主动理解他们处境的行为表示赞赏,这会激发他们展示更多关于自己信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