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不自觉的重复一些早年的创伤性体验,比如曾经被批评,成年后,会不断地无意识的创造曾经被批评的类似场景,然后会被再度批评。这其实是一种“强迫性重复”。其实,没有人愿意让自己重复体验那些痛苦,但是,却又很难从那些体验中逃出来。
我们之所以会不断回忆并“创造”痛苦的经历,可能是因为:
那些痛苦的体验是熟悉的,即便很痛苦,但是因为熟悉,所以我们还是愿意不断重复它,因为熟悉可以带来安全感。对于那些更舒服的体验,我们理智上可能知道会好些,但是因为在成长中没有积累起相关的经验来,所以,很少有尝试的欲望。于是,我们常常沉浸于旧有的痛苦模式。
2.用过去是的经验来评估现在的环境
如果一个人在成长中总是被父亲批评,他对爸爸非常恐惧,当他长大后,可能就会对权威产生类似对爸爸那样的恐惧。当他面对领导时,就会非常紧张,生怕做错什么挨批评,可是越紧张就会越出错,于是导致领导真的批评他,于是这就进一步验证了他最初对领导的恐惧:权威是可怕的。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3.有时候一些负面的情绪会帮助我们感受到关爱
比如一个儿童生了病,就会得到父母特别的照顾,他就学会了用自己受苦的方式吸引父母的关爱。也就是说受苦成了他自己的某种资本,可以吸引别人关爱他,或者他因自己受苦而感觉具有了某种特权。
4.某些痛苦的体验可能带来保护
当被批评感到伤心时,减少了与别人的接触,从而使自己远离那些不舒服的体验,这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至少在那一刻,这是有保护意义的。但是随着年纪增长,这样的方式会让他的社会功能受损,于是带来了新的苦恼,于是他又陷进了新的不舒服体验中。如果他一直没有办法找到更有效更有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他就会不断陷入各种各样的苦恼里。
5.是我们内心处理痛苦的一个方式
不断重复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试图改写的过程。经历过地震的孩子,有时会看到他们不断把积木搭成高楼,再推倒它,这实际上就是他们将自己带回到以前的创伤情境,并在重复中缓解那些恐惧悲伤,并在重建中找回控制感。
虽然重复痛苦的情景能保护我们自己,但同时,他也可能陷入恶性循环,阻碍我们的成长,要注意把握度,适当的走出舒适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