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 May - 2020
浏览数:42
作者:
面对哭闹的孩子,家长们总是想尽办法,想让他们立马止住眼泪乖乖听话,但是这样做往往是不对的,我们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哭闹不止。哭其实是孩子最原始的一种语言,新生婴儿从两周开始,就会用哭闹表达自己,不会说话,每天只能靠大哭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并表达自己的需求。
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没有及时关注,或者是不理解婴儿的内心想法,那么这个情况会越来越糟糕,从“哭”发展为“闹”。大多数新手妈妈都会束手无策,孩子越哭闹,家长的情绪也会随着孩子更焦虑,其实这只是孩子想要引起关注,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但是也有60%的孩子哭闹,几乎都是源于身体的不适。特别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无法仔细的描述自己难受的部位和疼痛的特征,只能用哭来告诉家长“我生病了”,这种哭闹是源于孩子对疾病本身的恐惧,想要向家长寻求帮助的本能。
那么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要知道孩子哭闹最根本的原因,试着帮孩子说出他哭闹的原因,并表示作为父母的我们感同身受,说出孩子的心理感受,这能够让孩子感觉被受关注,并且快速的冷静下来,在听家长说话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也同样被分散,情绪自然而然就稳定很多了,父母也要记住不要在孩子一开始哭闹的时候就去否定孩子,这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通常也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常常一不注意就和孩子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孩子哭多大声,家长的骂声就有多大声,家长这样是不对的,和孩子音量对峙,不能带来任何好处,还会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对孩子造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家长应该冷静处理,不要给自己太多心理压力,要和孩子慢慢讲道理,等孩子的情绪爆发点过去以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回顾刚刚哭闹的行为,并且直观的看见自己造成的“灾难”现场,比家长吼上一万句都管用,自省是最好的教育!
三、经过刚才两点,孩子已经开始反思自己,这时候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肯定。尽量用一种赞赏的语言去肯定孩子的情绪变化,让他知道自己是可以控制住情绪的,能够使孩子在下一次发脾气时更快的冷静下来。
家长要以引导为主,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循序渐进的引导,慢慢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减少哭闹的次数。教育孩子要用对方法方式。
电话:13810299763 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