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恋爱空间

首页 - 心理知识 - 情感恋爱空间

如何避免家暴

17 - Dec - 2019

浏览数:42

作者:京师辅仁心理咨询

       家庭暴力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婚姻家庭问题之一。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家暴事件在网络上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家庭暴力会给家庭中的受害者和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许多未婚女性的朋友不免感到担忧问怎样避免家暴?嫁给不会家暴的老公?

       心理学对家庭暴力的研究中,通常把施加暴力的一方称之为施暴者,被家暴者称之为被害者。施暴者也不一定一定是男性,在一些家庭中女性也会成为施暴者

       对于家暴人们有许多误解,

       误解一,很多人认为家暴是偶发性事件,可能只有一次,而不会有下一次。抱有这样心理的女性对婚姻和丈夫抱有期望和幻想,但实际上家暴只有1次和1万次的分别。在第一次发生家暴后,就要设法脱离。

       误解二、认为只有殴打才算是家暴,实际上家暴除了身体伤害,人身自由和财产控制。精神和性暴力都算是家庭暴力。

       误解三、认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了尽力保护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便对施暴者一忍再忍,但实际上在施暴者家庭中,孩子受到的心理创伤远比想象中的大很多,离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而且在家暴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结婚后很可能也会出现家暴。

       误解四、认为施暴者最终会改变,毕竟施暴者每次都会请求原谅。但事实上,在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往往严重缺乏安全感。非常害怕自己的爱人离开自己,因此想要牢牢的控制自己的爱人,他们无论是殴打妻子还是祈求原谅实际上都是为了控制被害者。他们会一而再的施暴,然后一而再的祈求原谅。

       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施暴者和受害者双方都各自有着各自的心理特点,正式这些心理特点才促使家暴的发生,即使这样的家庭离婚后,双方再次结婚后很可能还会出现家暴。因此无论对于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需要接受心理咨询。促使其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改变。

       施暴者最大的心理特点是极具缺乏安全感,因此而产生的强烈的控制欲,实际上无论施暴者的何种行为都是要控制。无论是殴打,还是之后的祈求原谅,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子。

       他们往往也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从父亲的身上学会了各种控制的手段,他们还非常善于道德绑架,洗脑,削弱其自尊自信,降低其自主思考能力、切断、削弱受害者的社会支持。他们在婚后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处于自身强烈不安全感的驱使。

而受害者则通常具有相反的人格特点。可能本身就具有讨好型、顺从型、服务型的人格特点。经常自责,甚至认为       遭受家暴是自己的错,有常常自卑,缺乏自信,怯懦,不敢于反抗家暴和争取社会支持。

甚至在长期家暴的过程中,变得十分顺从,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长期讨好和迎合施暴者。

      正是这种性格特点助长了家暴。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之中,因此对于受害者来说,接受必要心理咨询服务十分重要。

      如果遭受了家暴,一定积极自救,千万不要选择沉默,和轻易的原谅对方,这样做只会助长家暴暴力发生。要树立自信,提升自尊水平,争取人格上的独自,争取自己的权利和社会支持。同时也要明确告知施暴者,婚姻中出现了问题,劝其接受心理咨询服务,为其寻找一名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