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静大概是女明星里,为数不多愿意直面原生家庭议题的。
她结束长达22年的第一段婚姻后,长时间被网络暴力攻击。在此期间,她严重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一度崩溃想自杀。
直到后来,她找到这个命运里的症结:来自原生家庭里——母亲对她的否定。
因为她不是个儿子,父亲在她年幼时便抛弃了她们,母亲也常对她说:“如果没有你,妈妈可能就会过得好一点。”
在母亲的心里,“并不想让她出生”。
她从小就有罪恶感,不断质疑自己“该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
而《奇葩说》姜思达的被采访视频,也从侧面完美回答了“被原生家庭伤害过,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这个问题。
他自曝自己:“即使再熟,也很难相信别人。”即使是他爱的人,他依然无法相信对方。为此,姜思达一直很痛苦。
追溯他现在痛苦的根源,便是过去父母离婚期间的事情。
“在家的时候我妈会骂我爸,而出去玩的时候我爸骂我妈,你也不知道哪一句是真实的,哪一句是血口喷人。
有时候和妈妈相处久了会比较恨爸爸,但一旦带着这种恨意去见爸爸时,爸爸又会很失望……以至于我不知道自己该相信谁,该相信什么。”
不管我们长到多大,其实我们的心智,一直停留在原生家庭毫无防备的状态里,我们内心的孩子到底承受了多少伤,我们是完全被动接受的。
他妈妈也曾试图开导他,说:“都过去了,即便我和你爸爸现在在一起,你想要吗?”
他失声痛哭:“别说了,求你别说了。”
前几日去看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让我惊喜的是,国内竟然也有电影把目光聚焦在了校园霸凌议题上。
不过令我最难过的,不只是女孩易遥被霸凌,还有她妈妈对待她的态度。
易遥出生在上海一个逼仄狭小的弄堂里,她妈妈靠给人按摩维持生计。邻居们都瞧不起这两母女,明里暗里地嫌弃、讥讽。
她妈妈把所有气都撒在易遥身上。易遥肚子痛,跟妈妈说,却只换来冷冷地一句“矫情”。
也因此,易遥选择一个人偷偷跑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她感染了“性病”。这样恶心的结果和巨额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个正值青春期、对性只有朦胧意识的女孩子来说,只带来深深的耻辱、愧疚、恐惧、痛苦和委屈。
祸不单行,她去看病时被同班嫉妒她的女孩子看到。自此,便开始了易遥在校园被霸凌的黑暗时光。她头发上总被刻意黏上口香糖,走在校园无端被泼冷水。男生围堵她,女生结伴侮辱她扒她衣服……
可即便被欺负到这个地步,她还是不敢跟妈妈张口说。因为她不确定,若是说出,她会不会被妈妈痛打一顿。
后来,面对无数欺凌她的人,她嘶吼:“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人,我要你们内疚一辈子。”遂即跳入深海。
看到这里,我心里一阵疼痛。
她的原生家庭,和伊能静太像:被父亲抛弃,被母亲否定,心里极度脆弱、极度敏感。
这就是没有成功、美貌加持,没有自己事业的,千千万万的「伊能静」。
被霸凌的孩子背后,大多站着不理解孩子的父母。
杀死易遥的,是校园霸凌,更是那个不幸的原生家庭。
那些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为她的来处,都不承认她的存在。
易遥妈妈,常动不动就让她去死,骂易遥是个“赔钱货”。
妈妈坚决不给易遥换新校服的钱,让她成为学校里的“另类”,埋下了她被欺凌的导火线。
妈妈的顾客通过毛巾把性病传染给了易遥,直接导致她被无数人泼脏水。
遇到棘手的问题,易遥们只能躲在被子下面,默默地哭泣,把所有悲痛、屈辱打碎牙齿和血吞。
因为那些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没有能力。
也因为她还小,家长不管,她只能用最愚蠢的方式解决问题。
影片里,易遥面对自己染上的“脏”病,面对数千元的医疗费,不知道该向谁求助,她最终走进了一家非常不正规的“小诊所”。
那些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不会自爱。
易遥们心里无比自卑,自我价值感差,在心理学上,称为“低自尊人格”。
在生活中会常常贬低自己,进而陷入“失败——自我贬低”的死循环。具体表现是无论何时都会卑微到尘埃里,把所有错归咎在自己身上。
这些在原生家庭里吃过亏的孩子,一定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自给自足。例如,易遥就需要妈妈无条件的支持和满满的爱。影片中,最终有了妈妈理解的易遥,眼里满是对抗全世界恶意的坚定和勇气。
知乎上有人问:“那些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身边的人。”
电影里的顾森西就是这样的,他是照亮易遥黑暗世界的一束暖光。
京师辅仁表示,那些原生家庭不好的孩子,那些曾经被校园霸凌的孩子,伊姐希望他们可以放下那些自我攻击,不在意那些伤害,因为自身圆满,无惧外物。
我觉得就是最好的结局,也是生命自身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