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了 365 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心理医生被淘汰的概率0.7% ,相比较于其他的职业,心理学较少的与机器打交道。
有些时候,急于处理问题恰恰是造成问题的原因。机器无法处理这样的悖论,而习惯了机器思维的人类同样无法处理。只有同样生而为人的心理医生才有可能跳脱这一思维悖论,让问题本身变得无关紧要。
倘若说,“文革”是一个扭曲的政治人的时代,过去的三十年则是“经济人”时代,而如今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心理人”的兴起。人们愈发的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所有的真实事件不再重要,人们最强烈的需求是心理感受。
三十年来,物质进步曾经代表着人们的希望。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生活的期望,也不断地提高,不过这也带来一些问题:个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感,一种虚伪的集体情绪可能给予暂时安慰,新技术让人们能即刻知晓同样的消息,分享同样的狂欢与恐惧,原本分散的感受与欲望汇聚到一起。
所有人都在拼命表达,所有人都想呈现自我,以此来寻找暧昧不清、支离破碎的身份认同。整个社会陷入了怪圈,人们越是没有能力想象未来,越是丧失了集体行动的能力,就越是要强调个人感受的重要性。而越是强调个人感受的重要性,就越发现每个人的感受都差不多,而这种平庸个体是不能塑造真正的集体情怀,导致集体行动,来最终克服这孤立感的。
人们似乎再度陷入另一种危机——心灵危机,所以‘心理人’的时代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