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资讯

首页 - 京师资讯 - 新闻详情

如何克服你的拖延症

27 - Dec - 2017

浏览数:42

作者:心理专家

      本期心理专家王卫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 理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心理发展中心资深心理培训师,《都市主妇》、《心理育儿》、《生活与健康》等杂志特约撰稿人

      拖延其实是一种心理保护策略:不去做,就能把自己保护在心理舒适区域里。

      贪恋舒服的感觉、逃避不舒服的情绪,这是人的本能。所以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症。如果这种拖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那么不用担心。但如果待处理的工作堆积如山,让你时刻焦虑,却又不想去解决;很多事情由于你一拖再拖而无法完成,严重影响你的生活和人际交往,那就要调整了。

      不少拖延者认为,把事情拖到最后时,紧迫感能激发斗志,效果不错。但其实,那些待处理的事情给我们的压力原本没那么大,也没我们想的那么难。在我们拖延的时候,压力却在不断地放大:我们不断为该做而没做的事担忧;我们预感到,因为不能及时完成任务,会受到批评;当我们为赶上最后期限而终于上手做事时,那种最后关头的紧张也会不断加重压力;我们为自己的拖延行为影响到别人而感到内疚。这些负面情绪对身体和大脑都有很大的不良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恶性循环:拖延产生压力,压力又会导致进一步拖延。

      拖延症有两大主要成因,其一就是完美主义

      拖延者大多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潜意识的信条是:我必须要做到完美,与其冒失败的风险,不如不做。所以,他们会等所有准备条件都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时,才迈出第一步:稿件要拖到心情好、灵感充沛、资料百分之百充足时才写下第一句;旅行要等机票价格、酒店、旅伴、天气、行程都让自己百分之百满意的时候才行动。有些事,拖着拖着,就干脆不做了。

      我想说的是,如果只对完美感到满意,那注定会沮丧。因为追逐完美就像追赶地平线一样:你一直往前赶,但从来不可能真正赶到那里,而这种沮丧直接导致拖延。它会让你在事情做到一半时停滞不前。

      拖延症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你脑子里潜伏着的记忆和恐惧对你的影响。

      事情是否困难、是否令人厌烦,跟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关系。某件事令你不舒服,是因为你把它和你以前的经历所形成的内心的恐惧或焦虑联系在了一起。正是这样的不快,使你对其反感,并尽力躲避。

      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受过伤害,或曾见证过父母间的指责、冷落、激烈争吵,从而得出结论:跟某个人安顿在一起等于自寻烦恼。所以他会将约会从今天改到明天、从这周拖到下周,避开可能卷入亲密关系的活动。拖延其实是他保护自己不受再次伤害的手段。

      同理,有些人在完成某件工作时碰过壁,他会在此类工作中尤其拖延,这是潜意识里不想让自己再次被打击。

      但如果你意识到,你所恐惧的只是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给你带来的不快,而不是你将要面对的这件事,然后忽略掉内心的反感和恐惧,迈出行动的第一步。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令人讨厌,甚至让你兴趣十足。

      无论拖延来自完美主义,还是潜意识中的恐惧,它始终是维护心理舒适边界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要明白,用拖延来换取内心的舒适,并不能解决问题,一些问题早晚要面对。当你向舒适边界之外迈出第一步,会发现过程并非想象中那么痛苦。

      记住一点,别想着一下子把事情做到完美,但只要一步一步去做,就会有让你惊喜的结果。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