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 Aug - 2022
浏览数:19
作者:
青少年群体由于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在抑郁情绪上,也多表现为非典型性抑郁特征,是一种以情绪持续低落、低自尊、低效能感为突出特征的伴随着焦虑、紧张的心理体验。这种症状常常伴随着社会适应不良。
在过往研究中,自我效能感在抑郁的探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包含了人们在完成目标的时候的动力、信念,会影响人们为之付出的努力程度,最终影响目标实现的效率、效果等。自我效能感是一个自我相关的认知、行动和情绪反应的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比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能够更容易控制行为,在生活满意度等方面,自我效能感的不足极有可能会导致负面的影响。对于人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个体认同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
另外,价值观作为个体对事物的价值、作用、意义等的看法、态度和判断,与个体的额人生观、世界观密不可分,在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情绪中有着中介作用。个体在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提升个体制定目标、达到目标的能力,而是注意到个体所达到的“目标”“成就”的社会意义和价值认同。因此价值观是自我效能的重要动力因素,影响着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的信念、动力、认知策略和行为模式,在对抑郁性情绪障碍干预中骑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保持自信,树立争取的价值观,能够有效减少负性情绪,防止或缓解抑郁症状的发生。
电话:13810299763 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