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

首页 - 心理知识 - 情绪障碍

老年人心理健康

07 - Apr - 2021

浏览数:42

作者:京师辅仁心理咨询

随着平均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已经是普遍问题,而伴随着老年人社会的来临,老年心理健康也逐步迈入人们恶视角,对于这一群体,我们该如何关注和关心呢?
 
对于身体疾病我们都知道要对症下药,对于心理健康而言,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想要认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首先要知道他们有哪些心理特征。
 
一、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逃避面对生命的有限性。老年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死亡是人的自然归宿。虽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作为老年人,总希望这一天来得越晚越好,因此,害怕生病,盼望健康长寿,就是老年人的普遍心理。
 
渴望家庭及儿女孝顺。老年人退休后,家庭就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家庭和睦、儿女孝顺是老人的又一基本需要。为了家庭和儿女,老人奉献了一生,但是,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健康状况的衰退,老人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会逐步下降,做事会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因而逐渐产生了需要子女关爱和扶助的愿望。
 
害怕孤独,寻求社会支持。归属和爱的需要,也是人的基本需要。所谓归属的需要,是指参加和依附于一定群体的需要。而爱的需要,是指接受爱和给予爱的需要。人到老年,离开了熟悉的工作岗位,离开了原来朝夕相处的群体,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而老年人最怕的就是这种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因此,他们盼望着能归属于一定的群体,能继续参与一定群体的活动,同时也盼望得到人们的关爱。
 
需求他人理解。人到老年,常常会出现儿童般的心理。常常因为一句话,而像儿童似的大为赌气;或为一件小事而肝火旺盛,大发脾气。看起来性格似乎变得怪诞,实际上是老年人不为人们理解的心理反映。经历了数十年的人生历程,老年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是非观念,这些都可能和青年人不同,因此出现“代沟”也就不足为奇。问题在于:对老年人的这些看法,社会、家庭、子女要充分理解,而不要讥笑,更不能一概斥之为“保守”、“落后”。
 
实现自我价值,贡献余热。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是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很多老年人渴望为社会奉献余热,他们并不是想得到多少物质报酬,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更有意义。
             
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1.抑郁
主要表现:1、情绪低落。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度日如年;2、兴趣丧失,平时喜欢的看电视、读报纸、下棋、打牌、锻炼等,现在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此外,有些人可能还有动作缓慢、睡眠差、食欲差、消瘦等表现。
 
处理对策: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早诊断早治疗;心理治疗。
 
2.疑心病
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从而感到十分烦恼,烦恼的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疑病症者平时对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敏感,身体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注意,还不自觉地夸大或曲解。并且常反复到医院就诊,迫切希望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并要求治疗,但又对医生的解释常常毫无理由地拒绝相信,并感到失望。
 
处理对策:停止不必要的检查;心理干预;药物治疗。
 
3.焦虑
焦虑是指无明显原因或与所处现实情况明显不符的恐惧不安,例如,预感到自己或家庭成员将遭不幸,以至坐卧不安,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夜不能眠。焦虑症者常伴有出汗、心慌、胸闷、便秘等表现。
 
处理对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4.睡眠
失眠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如睡眠浅、多梦、容易醒来;早醒,即比平常提早醒来。
 
处理对策:偶尔失眠,可不必紧张,常常会不治而愈;严重失眠者,要针对病因治疗;注意睡眠卫生,调整睡眠节律。做到晚上按时上床,早上定时起床;白天参加适当的活动,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坚持白天不睡或少睡;避免在床上看书或看电视;睡前不喝浓茶、咖啡;心理治疗;药物治疗。
 
我们都会老,关爱老年人也是关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