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自我界限模糊的情景:越是想和舍友亲近的人,越是被疏远;常常主动帮助别人的人在陷入困境时却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秘密,他人却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提……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没有清晰的自我界限呢?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能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是心灵成长的结果。泛化到人际关系中表现为总是期望与他人融为一体:过多地对他人展露自己的内心,过度地依赖他人,希望他人替自己做出决定;或是过多地想了解别人的内心,过多地想让别人依赖自己,希望参与别人的一些决定。这都是心灵没有真正长大的表现。
为什么有些人的心灵不愿长大?
首先,他们可以从别人身上获得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一个心灵没有真正成长起来的成年人,会下意识地认为只要跟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就会有安全感。自我界限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了。
第二是可以得到温情。当我们触摸一件毛茸茸的边界不明的物品时,我们就会感觉到某种温情。心理上也是如此,在我们觉得与一个人界限不清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到来自对方的温情。为了这种温情,我们就更加界限不清了。
第三是可以控制他人。自我界限不清的人往往都不太自信,不能肯定别人会对他好,通过依赖他人来控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这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信心一些。
但是,这些“好处”并不是真正的好处。换言之,建立在他人身上的安全感怎能可靠?假想的温情怎能永远温暖心灵?对他人总是怀有盲目的控制欲望怎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心灵长大,在心理上形成清楚的自我界限。自我界限明确的人,并非不需要别人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而是与别人接近时不会近到失去自我,与别人保持合理距离的同时,也不会失去对彼此的关爱。
既然自我界限的形成是一个心灵成长的过程,因此,要在心理上明确自我界限,也需要长期的主观努力。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在哪些看法、情感和行为上与别人的界限不清楚。然后,学会在那些不清楚的地方逐一画上清楚的线,以便让自己走出自我界限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