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拖延行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拖延:觉
得时间还早,先玩会再做;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
却迟迟不动手;一有什么欲望或想法,就扔掉手头的活去做下一件;
睡前想刷10分钟抖音,结果刷到凌晨2点;坐在电脑前写东西,微信一
有消息就点开来看……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
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
能完成工作。
拖延,实质上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一方面脑子里很丰满的想象只要
自己怎么怎么做,就能完成的很优秀,另一方面却迟迟没有行动,到
最后是拖到Deadline,连完成框架都很困难,更别特它的“装饰品”
了。
拖延不是时间管理问题,而是复杂的心理问题。Timothy Psychl 博
士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父母过于严厉,专制,孩子总是被要求服从
,很少感觉到温暖。那么他长大以后,做事情更容易拖延。拖延是一
种被动攻击的行为,用来反抗他人对自己的控制。拖延也可能是对失
败的恐惧。你总是希望等「准备好了」再开始做事,因为担心一旦开
始,会让失败的结局来得更快。拖延也可能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
。
如何解决拖延的心理问题呢?
1.接受不足,活在当下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你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已经落后了,于是你开始
纠结:「我还有必要跑下去吗?」在纠结中拖延,被落下得更远。你
凝望遥远的终点,十分绝望。一万个声音劝你:放弃吧!这个时候,
对于终点,你可以不去看,不去想。忘记别人,只盯着自己脚下的路
。“管它的,我先跑完这个小土坡吧。”活在当下,是接受你暂时落
后的事实,不要老想着“我要得第一,但现在差太远了”。活在当下
,是把你的想法和情绪放一放,先完成手边的事。
2. 森田疗法
拖延的人,往往是因为太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觉得自己不开心了,
那我要放松下。森田疗法,就是尝试着不去理会这些情绪。对自己说
:郁闷就郁闷吧,不管了。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湖中,泛起一圈圈涟
漪。你若不搭理,湖面终会平静。你若过于在意,想打捞石子,反而
激起层层浪花。
3. 改变自我陈述
用“我选择做”替代“我不得不做”。我不得不做,但我不想做。这
种表达会给你一种受害感,让你的拖延合理化。用“我什么时候开始
”替代“我必须弄完”。弄完是很遥远和艰难的,而开始是近在咫尺
和简单的。用“我可以玩”替代“我没时间玩”。不要把自己搞成一
个工作机器,而是许诺自己:要是先完成任务,是可以好好享受一下
的。
尽管人的潜力无穷大,但不应该浪费在在Deadline前拼命赶任务上。
踏踏实实的完成,再运用潜力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会有不一样的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