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 Apr - 2020
浏览数:42
作者: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容易被别人所影响,比如对于自己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所从事的职业,选择的配偶等等。总之他们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意别人的想法,这样在意别人,势必就会丧失主体性的“我”,从而变得被动和封闭。
这样的心理和行为其实是一种人格不成熟的表现,不成熟就意味着自我比较虚弱,这会让他们感受到深深的自卑。这样的人能敏感地觉察到别人的情绪,然后让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反应。
综合心理咨询的各种案例,我们可以知道,通常情况下,小时候有过这2种经历的人,可能会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这其实是自卑的表现:
一、 被指责的小孩子的自我正在形成中,被指责往往就会让他们感到自我是不好的,自我是不行的,相应的他们会感到爸爸妈妈、老师等自己眼里的权威是好的,这其实就是自卑的雏形。
父母或者老师指责孩子的时候,就相当于在对孩子说,你是差的,你是不好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宣判”,往往就会很难受,所以他们就会压抑这种难受的情绪,于是这种情绪就进入了他的潜意识。
进入潜意识之后,就很难用意识去控制它了,所以在成年之后,那怕意识上他懂得再多道理,依然会感到自卑,依然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二、 被替代的经历
很多大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缺乏耐心,比如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蹑手蹑脚的去拿不远处的一个玩具,这时候大人会阻止孩子,他们会自己快速走过去,拿了递给孩子,这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替代。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我是没有被滋养的,他只会觉得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太能干,而自己只能依靠他们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就会讨好埋下了隐患,那为了让爸爸妈妈等有力量的人高兴,很自然地他们就会很在意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反应。
替代其实在我们所谓的溺爱养育中很常见,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不认为溺爱是真正的爱,这种爱往往是父母把自己内心的匮乏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觉得孩子需要这样。
实质上是他们自己内心有一个未被满足的小孩,是幼年时期的他们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所以溺爱其实是他们看不见孩子本身的需求,从他们自身的目的出发而产生的一种结果。
三、“被控制”的经历
所谓的控制,就是有一个控制欲强的父母,特别是控制欲强的母亲,这就会对一个人的自我造成很严重的积压,最终使得一个人发展不出来自我的主体性。比如我的一个来访者孙力(化名),他的母亲控制欲很强,从小到大孙力穿什么样的衣服,吃怎么样的饭,上什么样的辅导班,交什么样的朋友,都是妈妈说了算。
孙力也很听话,凡事都听妈妈的,但是他从小干啥事都是积极性不高,还喜欢拖延,也不喜欢社交。
很显然我这个来访者孙力他的自我在母亲的控制下,没有发展出自我的主体性,因此他变得被动和封闭,而他做任何事积极性都不高,喜欢拖延就是很好的证明。
此外这样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觉得有人在监督他,在看着他,因为他从小在控制欲强的父母创造的环境下习惯了,所以尽管在成年之后,没有人在盯着他了,但他依然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以上就是三种可能会导致一个人变得敏感、自卑,在意别人看法的成长经历,不知你有没有,有的话你就必须要意识到,这样的心理习惯只是你小时候还弱小的时候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现如今你已经长大了,你可以让自己活得真实一点,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了,唯有这样你才会越来越好。
电话:13810299763 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