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 Dec - 2019
浏览数:42
作者:
孩子在上学的过程中可能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孩子的成绩不高、厌学、早恋、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孩子性格问题差等等。
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有时恰好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会正确的归因方式造成的。例如一次数学考试中,孩子没有及格,这时家长可能非常的着急,大骂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孩子也很不开心,便把自己数学没有及格的原因归结于自己很笨。几次这样的考试之后,他开始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彻底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决心。放弃了数学,甚至开始对所有的科目都不感兴趣,最终孩子开始厌学,并陷入深深的自卑抑郁当中。
再例如孩子在学校和同学总是发生冲突,被班上的同学孤立,渐渐的孩子便不愿意上学,开始逃学。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恰恰是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不小心撞到门,或者被石头绊倒时,家长这个时候总是对孩子说:“门不好,撞到宝宝了,真该打;石头不好,该打……”渐渐的孩子学会每当遇见挫折的时候便认为都是外界的错,他人的错,而和自己无关。因此每当与人发生冲突,便把原因归结到他人身上,造成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渐渐的自然被同学孤立。
教会孩子的正确的归因方式,关系到孩子深远的未来,设想下在孩子成年之后开始正式的工作,步入婚姻家庭,一旦遇见困难和挫折,还在认为自己笨或者都是外界和他人的错。不去面对和解决克服困难挫折,那么将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因此教会孩子正确的归因方式尤为重要,而目前中国很少有家庭重视孩子的归因教育。那么怎么才能教会孩子正确归因呢?
首先要学习一下成败归因理论。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总是喜欢把一件事的成败进行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影响人在此遇见同类事件时的应对方式。心理学家维纳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将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三个因素分别为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六因素分别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
稳定性 |
内在性 |
可控性 |
|||
|
稳定 |
不稳定 |
内在 |
外在 |
可控 |
不可控 |
能力高低 |
+ |
|
+ |
|
|
+ |
努力程度 |
|
+ |
+ |
|
+ |
|
任务难易 |
+ |
|
|
+ |
|
+ |
运气机遇 |
|
+ |
|
+ |
|
+ |
身心状态 |
|
+ |
+ |
|
|
+ |
外界环境 |
|
+ |
|
+ |
|
+ |
例如上边的例子,孩子数学考试没有及格,家长无意之间教会孩子把这件事的归因在自己笨,能力不好,对照上边的表格我们就知道能力的高低因素是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此孩子不会因为数学成绩不高而努力学习,因为他认为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自己不是这个料。而那个被班里同学孤立的孩子,习惯于把原因归因到外界环境,而外界环境是不稳定、外在、不可控的。那么他也不会为此去努力改善和班级同学的关系。
那么应该怎么改变孩子的这种归因方式呢,或者怎么教孩子正确归因呢。
第一步要先关注孩子的感受情绪。数学考试没有及格。孩子本身也很不高兴,可以先问问孩子:“这次考试你有什么感觉”或者直接说“我感到这次考试你很沮丧,想和我聊一聊吗?”。
孩子此事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本身就是孩子的心理的支持,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理解才能和家长诉说考试的问题。
第二步是和孩子一同去面对困难问题。可以对孩子说,你觉得这数学考试没有及格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也许会说:“我觉得自己太笨了”
这时可以和孩子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要问“你觉得恶还有什么原因呢”
也可以更详细的问“那你这次语文为何考这么好呢”或者“班里的同学这次考的怎么样”
孩子这个时候的回答可能是“这次运气比较差”、“这次题太难的,大家都没有考好”、“自己考试的时候生病,所有状态不好”或者“自己上课时候走神,没有注意听听讲”。
1、第三步是鼓励孩子做正确的归因,因为只有正确的归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下次遇见的困难。如果确实是因为努力走神,没有努力去学习,那么就要告知孩子,只要努力学习才能够考好。
如果孩子确实在某方面能力有明显的缺陷。也要关注到孩子的负面情绪,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能够面对自己的不足,无条件接纳自己。
通过多次这种方式教孩子归因之后,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多想一想,挫折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渐渐孩子就会发现造成一件事的原因往往不止有一个,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孩子便学会理智的分析问题。客观的面对事实和结果,不轻易的为某件事的成败挫折,而自卑自弃,怨天尤人。还培养出良好的品格,往往会使孩子拥有较高的自尊,较少的感到焦虑抑郁,较少的心理问题,较高的自我觉察和自我接纳能力。
电话:13810299763 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