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

首页 - 心理知识 - 情绪障碍

你的失败,不该让“原生家庭”背锅!

15 - Dec - 2018

浏览数:42

作者:0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
 
一位母亲发来信息给我诉说自己的痛苦。她说,一定是自己没有给孩子造就足够好的原生家庭,一定是自己和丈夫哪里做得不对,孩子才会出现问题。在铺天盖地的“原生家庭决定论”的导向里,本来就很痛苦自责的父母更加陷入到了无法自我原谅的深渊。是啊,那么多人在诉说着原生家庭如何伤害自己,那么多的理论在支持着原生家庭归因说,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够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有没有伤害我们的父母呢?
 
疗愈并不是原生家庭归因论。
 
在精神分析里,我也会用内在小孩疗法,我也会用年龄回溯去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这些本身我并不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限制性信念与模式的形成,总是伴随着过往深重的情绪感受才会被深刻地储存在记忆中的。所以,回溯过往打开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释放那些存储的痛苦感受,转变当时的单一视角与顽固角色认知,就可以进一步的转化我们的信念限制与思维行为模式,并进一步带来生活的转变。
 
然而,我在疗愈中一直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回溯过往,并不是为了责怪他人,尤其是原生家庭。我们接纳自己的感受,包括那些压抑的对父母的愤怒甚至怨恨,同时我们还会引导大家去跳出童年那个简单的视角,从他人从全局从整体看到整个事件的发生,从而才能出离自己的角色,出离那困住我们的顽固的受害者模式。
 
归因原生家庭是受害者模式的一种表现
 
然而,受害者模式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很多人都宁肯抓着“原生家庭害了我”的信念不放,也不肯看到曾经的自己是如何去与父母配合的。当然,他们更不会去看到当下的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的论调是,这能怪我吗?当时我只有几岁,才几岁啊,他们根本不懂得如何照顾孩子,根本不懂如何爱孩子,他们自己就是巨婴!为什么我现在人际关系不顺?为什么我这么依赖讨好伴侣?还不是都是他们造成的?......
 
这样义愤填膺的罪状,也许写上三天三夜也写不完,真的,我听过太多太多了。可是,就算如此,那又怎么样呢?你的父母能为你今天的人生买单吗?也许二十年,也许三十年,最多不会超过五十年,你们的父母就都不在了。然后呢?然后,你再去怨谁呢?
 
在人际关系模式里,有个现象是“多做事多出错,少做事少出错,不做事不出错”,所以在不明智的关系里,做了很多事付出很多努力的人有时候反而被批评最多。会说话少做事的人,时常收效更好。而不做事的人,也从来不会犯错,反而可能成为晋级对象。这是典型的认知偏差,而这个认知偏差反应最深重的地方,其实并不在职场,而是在我们与父母的关系里。
 
父母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所以大多数正常情况下,他们不能不管小孩,然后问题就来了。他们是我们的生命初期做事最多的人,也就常常犯了最多的错。当然这里更有趣的是,他们不做也会是错,因为我们假设的前提是与职场不同的。我们的前提是,他们是我的父母,他们就应该照顾我的衣食住行,呵护我的心理心灵,满足我的身心需求。因而,他们就真的成了,“多做多错,少做更错,不做也错”的倒霉蛋了。谁让他们生了我们呢?生了就得负责!这就成了很多人面对父母的金牌杀手锏,同时,当然也是逃避自己人生责任的保护盾。
 
 
 
孩子有自己的先天特质
 
然而,当我们在讨论父母教养中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小孩也并非完全不会制造问题的。尽管的确跟孩子相比,大人才应该是主导者,学习更好的教养方式也的确是父母应该做的。可是,事实上这并不是全部,小孩也并非白纸一张。每个孩子都会带着自己的先天特性而来,有的孩子天性柔软温和,有的孩子天性倔强暴烈,有的孩子天性好静,有的孩子天性好动......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是不同的。这是人们一直都不愿意承认的现实,你与你的兄弟姐妹,天性就会有差别,而且可能差别很大。而如果你有两个以上的孩子,你也一定会了解,就算他们都来自于你们夫妻共同的孕育,就算你们抱定了同样爱他们的态度,可是他们给你们的反馈差别会很大。
 
举个例子,说了这么多可能你们会以为我是那种特讨父母喜欢的小孩,所以跳出来替父母说话,事实还真不是。我从小基本是属于人缘好招人喜欢的那种小孩,但是要除了我妈。这个原因大约就是性格对上了。她总是老师样,每天必得挑些错来训小孩几句。而大部分她认为错的事,常常我觉得是她根本就没搞清状况。但她的原则是“小孩不许跟大人顶嘴”,所以只要别解释那她训几句就过去了。可我天生是个“非常讲道理”的孩子,事情不是那样的就要讲清楚,自然,结果我就总是被训了。而我又是“面对真理绝对不屈不挠”的性格,自然再然后我妈就更火大了,我就会隔三差五的被她武力教育了。相反,我妹面对我妈就很乖巧,所以她就很少被武力。
 
亲子关系也是互动与碰撞而来
 
所以,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并非完全是由父母决定的。只要是关系,就存在互动,就存在碰撞,然后在互动与碰撞中去逐步成形。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尤其在父母不懂儿童心理的那些历史时期,更是如此。而尽管现代的父母可能掌握了更多的育儿知识,也有更多父母愿意了解儿童心理了,因而相对可以更多跳出被人际关系碰撞带着走的模式,能够带着成人理解孩子的心情去努力创造更好的亲子关系。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亲子关系依然会带有其他任何关系的色彩,会在不同的碰撞里有不同呈现。
 
在多个孩子的家庭中,尤其是现在开放了二胎政策,很多父母也开始说,自己要一碗水端平。就是指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然而我们都知道,其实父母心里一定会有偏好,总有一些孩子可以比较好地与父母配合,让父母感觉贴心温暖;也有些孩子乖巧,让父母省心省力;还有些孩子执拗捣蛋,总是出幺蛾子让父母焦头烂额......一碗满水是很难端平的,因而说父母在心里上没有一点点的偏好,那也是骗人的。有偏好也是人的本性里很难以剔除的部分。它本来就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因而我们才会选择不同的人来做朋友,但是无奈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但其实同样的我们却没有公平的看到,父母也无法选择孩子。所以,大家都只能接受,只能磨合,只能在磕磕绊绊里建立亲情。
 
如今我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也会觉得,站在我妈的角度来说,大约她也搞不清怎么就遇到我这么个倔孩子,对谁都一脸温和的笑,唯独就爱跟她较真。所以,你当然也可以怪她不懂好的教养方式,怪她不许孩子顶嘴对小孩的成长来说是很不好的。可是,她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她学到的教导孩子的方式就是这样的,在学校对学生她也是这样的,过度要求她超出自己的时代与生存环境限制,这恐怕也是不现实的,而且还是我们作为成年人不能承担起自己生活责任的表现。
 
痛苦,可能是假设的前提就错了
 
所以说回来,我们之所以会陷入在“都是原生家庭造成了我今天的问题”这个信念里,甚至可能进一步的抱着我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这个模式不放,是因为我们最初的假设就错了——我们假设了,父母应该无条件的爱孩子,但凡偏离了这个假设的,我们就认为都是错的。而在这个假设基础上,我们就会生出很多要求,要求父母懂得良好的真正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要求父母满足我们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需求,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渴望全知全能的父母。
 
然而,首先,在现实生活中,事实是并非所有父母都爱孩子。我们必须承认很多人只是年龄到了结婚,怀了孕就生孩子,真的并不一定有深刻的爱与连接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这时候这些人能够按照责任要求去抚养孩子长大,供孩子读书到义务教育的年龄,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尽力了。爱,不是要求就可以有的,有些人真的就不爱小孩,我们又能怎么逼他们生出爱的感觉来呢?
 
其次,就算是很爱父母的孩子,由于受自身成长状况与条件的制约,也并非都能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父母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无条件的爱孩子。这是我们的人性决定的,绝大多数我们能够给予的爱是有条件的,这并不羞耻也不是错。
 
再者,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小孩,我们无法要求他人必须给予我们完美的无条件的爱,那只会让我们看不到那些不完美的有瑕疵的爱,也是真的。只会让我们与身边的爱失之交臂,陷入在受害者自怜自艾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同时,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这种要求又会反过来成为枷锁——因为无论如何你都会发现,你不可能做到完美,你的小孩也总是有着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课堂。所以又容易陷入自责与愧疚的模式里。
 
京师辅仁表示,面对每个人都有的原生家庭,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原生家庭只是与我们相应的人生推动力的一部分,它可能不完美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却无法为我们的人生负责。
 
而我们自己却是有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从原生家庭,从父母的模式中跳出来,我们也可以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还可以选择在自己的余生里一步一步地踏实稳定的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努力地去给予他人更大的无条件的爱。这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需要去完成的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