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 Apr - 2018
浏览数:42
作者:
心理咨询师是一份很累心的工作,这个角色是园丁一样修剪各色花草,我有义务为大家普及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分裂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其实很好理解,即一个人倾向于把一部分人看成是完全可恨可恶,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亲切可爱,不能整体、综合地去看一个人,这就是分裂。
对于分裂的人来说,一个人,要么绝对好,要么绝对坏。总之,在某一阶段,他只能是一种人,二者不能重合。
可世界上哪有那么绝对的事?黑咖啡前几年还是健康饮品,这周就变成了致癌物;领导今天可以是好人,明天也可以侵犯你,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
但分裂的思维由于较为僵化,别说识别好人坏人了,任何一件事物,他们都很难综合去看待。
所以,另一角度去讲,分裂的人实际都很单纯。
克莱因曾提出过“好客体”和“坏客体”的概念,个人感觉从这个角度理解分裂的形成比较简单易懂。
早期母婴互动中,婴儿会倾向于在内心世界中将妈妈区分为两个妈妈,一个好妈妈,一个坏妈妈,好妈妈是满足的妈妈,他所爱的妈妈,坏妈妈是带来挫折的,他所憎恶的妈妈。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避免体验到对妈妈的冲突感,因为好妈妈和坏妈妈毕竟是一个人呐。
为什么每个孩子都会如此呢?因为,宝宝的自我功能尚不完善并不能整合冲突,不足以去处理两者合二为一带来的焦虑感和淹没感,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分裂,分裂在这个阶段起到了保护作用。好妈妈同时又是坏妈妈,这件事比吃不到奶还要可怕一万倍。
这个阶段,如果母亲对孩子采取好的时候特别好,坏的时候又特别坏的养育方式,那么孩子为了逃避冲突带来的痛苦,就会将好与坏完全分开对待。
就像上面谈到的朋友,朋友对上司的看法便是一种美好的,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移情,他宽容且关爱我,我可以放心地将所有好的期待全部投射给他,而他都可以满足我。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她有一个喜怒无常的母亲,年幼时经常打骂她,不定期又报以慈爱的关心。这使得朋友不仅小时会常常幻想,就连现在也会奢望——如果母亲可以温柔宽容一些,自己也不至于离家如此之远。
时间久了,她看待人的角度便会很单一,妈妈只是一个坏妈妈,上司也绝对是一个大好人,如此一来,便很难或选择不看到一个人的多面性,因为这会带来冲突和焦虑,使得她痛苦。
她只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却忘了煮一锅饭之前,需要接上一两锅的水,淘上三四遍的米,饭锅跳灯,那只是最后一步而已。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她的母亲,虽然他们的互动中存在着真实的创伤,但对于她的母亲——一个本身缺乏爱与滋养的女性来说,已经尽力了,这里面的缘由太多,只是浅显地谈一谈,并不能简单地就下定论。
你可以一直好吗,你可以一直对我好吗?——这边是分裂背后,那个单纯的愿望。
电话:13810299763 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