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资讯

首页 - 京师资讯 - 新闻详情

心情不好就是抑郁症吗?

26 - Apr - 2017

浏览数:42

作者:0

  一位林姓电子工程师,40多岁,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是没有人想到,一天凌晨,他竟从居住的大厦19楼跳下轻生。林某轻生前给妻子留下了绝笔信,说他觉得很累,要离开这个世界好好休息。据悉,林某性格很内向,不苟言笑,而身体较长时间患有伤痛病,伴有失眠,精神上长期承受巨大压力。

  一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校期间曾患抑郁症,幸而被他的老师发现,要求他接受治疗。痊愈后,他勇敢地站出来现身说法,希望那些在“灵魂的黑夜”中苦苦挣扎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身的精神疾病。他形容自己犯病时的心境是:完全与外界隔离,心情极其压抑,周围的一切对自己来说完全没有一点意义,生与死似乎就在一念之间。因此在他病愈后,他形容自己获得了重生。

  心情不好就是抑郁症吗?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抑郁心境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情绪体验,也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但并不是只要有抑郁体验就可视为抑郁症。只有抑郁心境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持续存在相当的时间,且严重损害自身的社会功能时,才能考虑为抑郁症。

  尽管抑郁症很普遍以至被称为“精神感冒”,但不幸的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并未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如此多的人对抑郁症缺乏认识,原因在於他们常常把抑郁症混同于一般的心情不快。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

  心情不快是当事情出问题时感到难过或不满,并不意味着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抑郁的情绪则影响人的性格及人们处世的态度。日常生活中,普通的沮丧可看成是抑郁症的轻微发作。如感到自己没有出息,比平时更敏感,更爱掉眼泪等。抑郁症的典型特征包括情绪低落,睡眠不良,丧失自尊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伴随而来的是疲惫不堪、精力不支、性欲减退、胃口不佳、体重下降、神经过敏、惊恐不安、脾气暴躁等,却查不出任何疾病。当然这些症状并不是都会出现,而是以某几个症状特别突出。

  找出抑郁的根源

  抑郁症的病因,一般认为是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抑郁症有一定遗传倾向,如家中某一成员患有此症,直系亲属的患病危险性比普通人高2~3倍。是否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环境因素则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躯体及精神健康状况,经济及就业保障,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但最重要的还是应激事件,如:工作变换.迁居、离婚、分娩、家人去世等等。过多的应激容易使我们精神崩溃而出现抑郁症。因此一旦得知应激已超过我们独自处理的能力范围时,寻找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帮助,或许是一明智的选择。

  尽早走出抑郁的阴影

  去看心理医生就意味治疗的开始。说到治疗,人们会有一种误解,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就应该“心病用心药医”,而不该用药物。其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人脑神经元接头之间,有种叫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起传导冲动的作用。当抑郁时,其浓度下降;而用药将其浓度提高时,抑郁随之减弱。这一类药物称为抗抑郁药,其有效性是毋庸质疑的。但药物治疗并不是治疗抑郁症的唯一有效方法。心理治疗也同样有效。心理治疗有许多流派和方法。一般以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和婚姻家庭治疗等方法效果较好。目前流行的治疗方案是将几种心理治疗方法综合使用,并配合药物治疗。对于很严重的抑郁症,使用电抽搐(ECT),又称电休克疗法,常常是最后有效的手段。

  找到活着的理由就能防止自杀

  如果抑郁症患者相信他们还有活着的理由,他们就不大可能去履行自杀的念头。因此,治疗这样的病人就应当在他们处于忧郁的时候,向他们灌输希望。在研究自杀风险的时候,不应当去问是什么使得他们想自杀,而是应当去问是什么能使他们想活下来。纽约精神病协会报告,坚持活下去的感觉来自家庭责任、道德上的拒绝、社会的认可。研究人员研究了84名主要表现为抑郁的病人,找到39个患者从来也不想自杀的内在原因。在抑郁病人中,病人想象出来的压力而不是真实的压力,激发了病人想死的念头。研究人员向病人发了问卷,分析到底人值不值得活着,结果不想自杀的人打分均高於想自杀的人。39名不想自杀的人,都认为活着有理由。

  事后治疗,不管其效果如何,都不如事先预防有效。预防是最好的治疗。从现在做起,去积极地改善你的家庭生活、夫妻关系、人际交往、子女教育、工作环境,尽早去解决自已的内心冲突,你会发现,抑郁将远离你而去。

  拥有乐活心理,过健康环保生活

  不可否认,经济状况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但它并非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钱但生活质量并不高。问题的焦点就是生活观念落后。对于某些人,钱不仅没为他创造幸福,还变成祸根。

  同样,有些人收入也并不很高,但生活质量却不错,一家人吃得好穿得好,还不时外出旅游,生活很时尚。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能够文明科学地消费,充分享受现代化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其实,这也正是“乐活”的精髓。

  当有些人还在追求名牌轿车、山珍海味带来的虚荣和奢华时,“乐活族”们在嘲笑那些人的落伍。因为,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吃绿色有机食品、穿棉麻天然织物、使用二手货品才是当前流行的生活方式。不是用拥有物质的多少,而是以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使自己快乐。

  这令我们看到了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群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他们最本质的特点在于他们独特的价值观:把生态与身心健康放在名利之上。

  令人高兴的是,很多人开始追寻与实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种新的“活法”能够保证人类健康、快乐而可持续地发展。于是看到走时尚路线的“乐活”让许多人找到了真正优良品质生活的真谛。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能对环境保护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曾在瞬间想过的问题。其结论可能是,环保应该是全民的、政府的,个人的力量和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于是,就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人是非常有环保意识的,可惜仅仅是口头上的。行动嘛,偶尔为之,没有长性。作为一种对照,乐活一族的态度是:不管别人怎样,我要做环保的事情,我要过健康环保的生活。虽然一直以来,也有环保生活、有机生活、慢生活等概念生活形态出现,那么“乐活”生活又有何不同呢?差别在于,很多人至今所关心的还停留在“危险、有害”的危机感上,强调的是“什么不能做、不能吃”,相比之下,“乐活族”则强调努力主动争取健康、快乐的日子。认为关心环境生态,等于关心自己。

  “乐活”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进而还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这让更多的人去重新思考生活、重新审视时尚、重新定义流行。

  随着“乐活”的流行,相应的“乐活”经济也开始活跃,一些原始生态游、原生态的农家菜馆逐渐火暴起来,各种健康概念食品、用品也都逐渐热销,而且相关的杂志书籍、服务也迅速崛起,甚至有些商家正在探讨修建有机公寓。还有一些已然出现的纯手工制品店,其经营理念是“非大量制造”、“多样性”和“环保”。

  一些经营者还提出,自己不是单纯在卖产品,而是在经营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的情感。这就是“乐活族”的理念:作为一名普通公众,通过消费、透过生活,支持环保、做好事,获得很好的自我感觉,于是身心健康,每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靓丽、有活力。这个过程就是:做好事,心情好,有活力。

  冥想:终结你的坏情绪

  迷惑、气愤、嫉妒?你必须关照自己的负面情绪了。怎么让这些不愉快的体验快点离开你的生活呢?冥想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冥想你将成为众多情绪的管理者,甚至还能修炼成为一个爱情高手呢!

  他让厨房乱得像被打劫过一样,没有一件东西完好地躺在原来的位置上。你快要疯了,从他弄乱厨房,骂到他恋爱时没给你主动买过一次花。你明明知道,你尖锐的声音肯定能穿过墙壁,传到邻居们的耳朵里。但是,气头上的你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他在你的唾骂下成了败将,而你在愤怒中被情绪打败。你完全不懂得用大脑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情绪,如何不让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肆虐?现在美国的心理学家提出用冥想训练情绪的观点。他们认为,通过冥想训练,可以培养人们的注意力,稳定情绪,理解其他人的感觉并且放松自我,保持身心愉悦。

  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重新塑造的

  别说你是天生的坏脾气,神经科学提供了确实的证据,人脑是可塑性物质。我们通过每一次的人生经历对大脑进行重组,比如小提琴家头脑的改变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日趋完善的琴技。同样,通过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冥想者也可以有着超越常人的聚精会神的能力,拥有这样能力的你工作效率将随之提高,你很可能成为叱咤职场的明星。

  冥想培养出的高度注意力还可以提高你的创造力,改善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想象一下你百分之百地关注着你的配偶,他将给你怎样的回报啊!

  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

  冥想是情绪的仪表盘,可以使你客观地计量和检查自己的情绪引擎是否过热。冥想让你不得不高度关注自己,让你明白自己每时每刻的情绪波动。逐渐地,你就可以从了解自己的情绪晋级到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冥想:现在开始

  1、双腿盘坐在垫子上,如果你觉得那样不舒服,那么坐在椅子上或者平躺都可以,然后放松身体。闭上眼睛或者半睁半闭。

  2、保持放松,保持不动,保持清醒。

  3、做3次深呼吸,从鼻孔吸气和呼气。让你的意识像呼吸一样弥漫全身,不要有其他任何的感觉。现在定下心来自然地呼吸,观察自己完整的吸气和呼气,看看是否会过长或过短、或深或浅、或快或慢。不要强迫自己进行有节奏的呼吸,让身体的感觉就像小睡一样,但要保持意识的清醒。

  4、要形成无意识的思想,而且你的注意力也许会因为外部嘈杂的环境而有所影响,当你注意到这些情况时就会分心,那要及时调整注意力到呼吸上来。切忌心烦意乱,当注意力被分散时也要保持快乐的心情,以利注意力回到呼吸上来。

  Editor note 终结坏情绪

  以下的练习可以帮助你解决某些具体有害情绪,比如生气、极度的渴望和妒嫉。

  在头脑中搜索出非常生气的感觉。

  回忆起那次经历的点点滴滴。

  当生气的感觉加剧时,着重关注生气本身,而不是它作用于谁。不要屈从于生气这种情绪,而是要考虑如何将自己从中分离出来。

  如果你继续观察这种情绪,你会渐渐发现在你的注视下它在慢慢消失。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

  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龙御上宾"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龙御上宾"呜呼哀哉了。

  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至于我辈平头老百姓,日子就更难过了。建国前后,不能说没有区别,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会说"对不起"了,代之以对骂,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谁能说,我们的人生多是完满的呢?

  再说到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7月23日出版的《纽约客》上有一篇很有意思的书评,讲的是格林兄弟是如何写就了格林童话以及其后各个层面的人如何来解读和反应格林童话的。虽然格林兄弟声称他们只是“搬运工”:他们创作的主要来源是一个名叫多乐茜娅•微尔蔓的农村妇女,“纯正的德国民间”,并且他们对于多乐茜娅的故事没有做任何的删减。不过作者的考证却发现这个本该是德国人的多乐茜娅原来是个法国人,并且格林童话的多数原材料其实只是当时存在的许多童话书。

  不过更加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格林童话其实原本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其中有许多很黄很暴力的东西,只是因为他们发现原来更好的市场是在儿童市场,于是大幅度进行删改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而已。

  还有更大的问题,成为后来文学研究者孜孜不倦的话题:童话到底为什么?不同的人从格林童话里得到不同的答案。譬如希特勒就把格林童话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教材,因为童话提供了民族主义和奉献主义的材料,恰好成为纳粹教育的素材;有的文学研究者认为格林童话乃是一种道德教化令人们更加追求心灵的纯净;现今有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分析认为,格林童话其实提供了一个“反世界”:恰恰因为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于是格林兄弟为人们重新结构了一个世界作为反衬。

  不管是怎样的分析,格林童话现在是整个世界的儿童教材,连成年人都往往耽溺于其中。因为多数人发现在现实世界的残酷生存法则之中,这种幻想的救济多少是对心灵的一种补偿。

  对于中国而言,本土生产的童话材料其实是非常有限的,除了类似于“哪吒闹海”和“宝莲灯”这样充满了传统孝道教诲的内容之外,只有原本是来自成人读物的《西游记》等少数作品。然而中国盛产另外一种在国外文学世界中难以匹敌的产品:鬼故事。

  鬼故事的普遍性在于它不仅仅是流行于民间的,而且也往往为知识分子所津津乐道。从前秦开始的各类稗书笔记中就已经大量存在,而今天在中国电影市场中最为热卖的种类之一就是鬼故事。

  《中国文化里的魂魄密码》是台湾人王溢嘉所著的一本奇书,它所研究的乃是在明清笔记中的鬼故事。我看到王溢嘉简历时候的第一反应是“人类已经无法阻挡台湾医生了”。《私房阅读金瓶梅》的作者侯文咏也是个医生。

  当然王溢嘉的这本书可能多少还是和他的专业有一些关系,因为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本书里的88则鬼故事其实只是皮层,而王溢嘉真正的用意还在他的论述里:他乃是用这些鬼故事来分析中国人的集体心理、民族性格以及文化肌理。

  虽则我个人的阅读兴趣还更在那些离奇古怪的鬼故事上,不过阅读王溢嘉从分析心理学、解剖学等科学基础上的解析,还是有着很大的快感。

  不过我有时候仍觉得王溢嘉实在有点用力过猛。他试图将这些鬼故事一一置入到现代科学的图景之中,而偏离了产生这些鬼故事的社会土壤与情境,以至对于人们讲述和制造鬼故事的简单心理需求做了过度解读。

  中国当然并非一开始就讲鬼故事,而是讲神话故事。和希腊、罗马、埃及等这些文明古国一样,在早期的中国文献记载中,都是类似于女娲、盘古、共工、大禹等等这样的创世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往往气势宏大,枝节粗糙,要点都在于整个世界和民族所形成的成因。

  不过,中国神话如今在民间的流传广度非常低,而除了以上所说的一些主要人物之外,更多的细节早已湮没在历史烟尘之中,即便在茅盾的神话学大作《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中,也已经难觅踪迹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希腊和罗马的神话故事如今流布世界,端在于文艺复兴之后整个西方民族精神的自觉,而神话遂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被不断研究和探索,而中国除了在二三十年代有短暂繁荣之后就已经消褪无形了。秦汉之后,中国神话已经消弭而鬼神故事开始流行。这当然也符合民族发展的轨迹,因为创世之后便是生活。神话讲天地日月,而鬼神讲柴米油盐。

  在中国,鬼神故事的流行多少是有悖于儒家教诲的,因为孔子早就说过鬼神之事“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鬼故事的流布不仅仅在民间,而王溢嘉在书中所引用的笔记基本上都来自于知识分子,其中不乏鼎鼎大名者如袁枚、王士祯和纪晓岚。

  原来人人都爱鬼故事。

  王溢嘉在书中举出了许多例子,用来说明事实上许多的鬼故事都是被用来进行道德教化的,尤其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之中。不过,我个人却以为事实上这些人都和王溢嘉一样对鬼故事做了过度解读。

  民间的鬼神传说和知识分子的笔记鬼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因此我宁愿更加相信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着更加原汁原味的民间色彩,是“纯正的中国民间”。

  我自然同意王溢嘉的一个判断就是鬼故事不过是社会大众心理的一种折射或者反射,也就是说鬼故事不过是人们对现存生活的一种变态摹写。不过我似乎更加同意对于格林童话解析中的一个角度,其实人们并非从鬼故事中寻找“正能量”,也就是寻找道德教化的积极向上力量,而更多地是创造出一个“反世界”,以表达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生活形态的不满,从而在鬼故事中得到一种安慰或希望。

  比如在所有大学男生宿舍中都会盛传一个关于“双面长发”的故事。一般都会说是某个男生夜归,走在楼道里发现一个长发飘飘的女生背影不禁为之销魂,可是想要上去调戏一下,却突然发现原来正面还是长发飘飘。这个故事的心理机制在于流传这些故事的男生基本上都是情场失意者,他们在打饭或自习的路上会从背面看见长发美女却缺乏胆量上去搭讪,于是创造这样的鬼故事来做阿Q式的心理建设。我就从来没有听说过美国大学里有这样的故事,因为他们男生的羞赧程度没有咱们大学里的男生们高。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鬼故事的社会功能已经几近于宗教。因为在悚栗惊惧之中,人们通过鬼故事寻求的还是爱,勇气和希望。我们往往发现在鬼故事之中人们所展望的秩序要比现实生活更完整,更公义,更人性,这自然绝非偶然,而恰恰在于现实生活如此令人失望,惟有地狱的方式才能展现理想。

  似乎这么说有些过头了,难道不是天堂才是理想吗?神仙与鬼神的差别在于神仙所要求的不食人间烟火并非人人所能达致,而地狱(死亡)却是人人必经。比之天堂,鬼神更加容易触摸。

  因而我断定一个没有鬼神传说的社会是一个心灵空虚的社会,因为人们的灵魂无处安放,理想无从期盼而公义无从救济。中国社会近些年来几乎不再生产新的鬼故事,因为人们不再相信生活中的不平可以从什么别的地方补偿,与其期盼一个虚无的理想“反世界”,不如从现实中不顾一切地攫取更来得实在。以往我们幻想一个被冤屈的鬼通过诉冤得偿公正,一个被抛弃的女鬼通过献身获得爱情,一个被无辜冤死的鬼终于得升天堂,如今我们连这点幻想都懒得构造,直接化身为鬼神,从社会中寻找利益,便是我们今天的选择。

  这得有多么可悲。人人都爱鬼故事的涵义在于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我们从鬼神的行为中获得满足,我们已经空虚到连鬼神的美好秩序都不愿给予。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社会相信或流传鬼神故事与按照鬼神的秩序来办事已经截然分野。在美国社会也有许多人像中国人相信关公一样相信吸血僵尸和驱魔人。但是我还从来没有看见在华尔街的哪个公司里供奉德拉古或者驱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