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

首页 - 心理知识 - 情绪障碍

习惯性质疑症:什么让人习惯性地选择不相信

07 - Jun - 2007

浏览数:42

作者:0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网,对10709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普遍存在习惯性质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习惯性质疑症”。

  不久前,一名来自江西德安县的网友发帖称,经常看到县城管执法局局长在街上捡垃圾。帖子发出后,有网友力挺,称局长带头做环卫工作值得肯定;也有网友直接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就是在作秀,并非当事人心甘情愿。

  不久前,鲁若晴这个名字在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这个23岁的青岛女孩年初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后,在微博中记录抗癌故事。然而,一些网友怀疑她是网络炒作者虚构的人物。一些媒体和网友甚至宣称,最初向大家介绍鲁若晴抗癌故事的人在炒作中获利。最后经媒体实地探访证实,鲁若晴确有其人,相关质疑完全无中生有。

  前段时间,在甘肃省武威市面向全国的公开选拔中,1989年出生、工作刚刚半年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焦三牛,拟被破格选拔为副县级的武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消息一出,类似“火箭干部”、“萝卜招聘”、“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质疑声便频繁出现在网上。最后,相关部门公布了严格而透明的选任程序,人们心中的“黑幕”疑虑才逐渐消除。

  “质疑”成为习惯性思维

  公众首次接触鲁若晴事件的相关新闻时是什么反应?调查显示,39.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怀疑过其真实性,28.0%的人没有怀疑过;32.3%的人表示不知道这个新闻。

  “习惯性质疑症”是指一种利用证据,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的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思维和行为。

  近年来,“质疑”似乎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计回报地做好事,就质疑是在作秀……网络上类似的炒作太多了,所以习惯性地选择不相信。许多人感叹,当大家都习惯性质疑时,我们社会原本就不多的信任,也被蚕食得所剩无几。周围很多人都有“习惯性质疑症”,特别是在微博上,人们似乎时刻保持警惕,不敢轻易被感动,生怕被欺骗。“狼来了的故事发生太多次了,傻子才敢轻易相信。”

  “质疑的确在我们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气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表示,有些质疑并不是坏事,哲学家也常常质疑,但问题是,这一种“习惯性质疑”是不假思索、本能反应的、且不管后来披露的证据如何,都坚持不变的质疑。这类质疑总是从负面去猜测别人的动机,比如,一看到某人做好事,就认定别人在“炒作”,这种无端却坚定的习惯性质疑,可能阻碍人们的行善之路。

  为什么人们会习惯性质疑?

  调查结果,人们会习惯性质疑的原因有:

  1. 社会上炒作太多,不敢轻易相信(65.6%);

  2. 社会出现信任危机,不再相信高尚和纯真(63.8%);

  3. 许多质疑最终被证实是真的(36.3%);

  4. 人们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凡事想最坏(32.2%);

  5. 一部分人误导公众的结果(30.2%)。

  咨询师分析:习惯性质疑是对真实的焦虑

  “习惯性质疑反映出当前人们对真实信息的一种焦虑,不知如何辨别真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杨波表示,习惯性质疑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与事实相关的信息不透明。当前社会部分公权力机构或社会名人在表述真相时缺乏公信力,因此人们觉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信的东西。人们选择质疑,是害怕被欺骗。

  何怀宏指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不那么相信权威、比较崇尚怀疑的社会。如今作为我们社会宝贵资产的信任,常被任意破坏——包括滥用人们信任的那种破坏。当一个人受过骗后,自然就不那么轻信其他的人和事了。

  社会学者艾君认为,习惯性质疑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一个社会越来越开放、民主,其质疑声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公民素质提高的体现,也是民主化进程中公民言论自由越来越受到保障的客观表现。

  “但是,习惯性质疑现象的出现,也折射出我们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艾君指出,当前整个社会管理透明度不够,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上。一方面,相关组织表现得不够透明或根本就不想透明;另一方面,民众参与管理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日益高涨。在这两者的多次激烈碰撞中,习惯性质疑也就有了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