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系列问题

首页 - 心理知识 - 儿童青少年系列问题

那些看不见的心理信号

23 - Jul - 2025

浏览数:72

作者:京师辅仁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会疑惑:

“我家孩子为什么突然不爱说话了?”
“他成绩下降,是不是变懒了?”
“她总是爱哭,太敏感了?”

我们总以为这只是“青春期”或“叛逆期”的小情绪,但有时,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心理在求救。


心理问题不会写在脸上,却藏在行为里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困扰,往往不像成人那样用语言表达,而是通过情绪、行为、身体症状表现出来:

🔹 情绪类:易怒、情绪波动大、持续性低落
🔹 行为类:退缩回避、人际疏远、沉迷网络
🔹 学习类:注意力难集中、成绩大幅波动
🔹 生理类:头痛、胃痛、失眠等无器质原因的身体不适

孩子不会说“我焦虑了”,只会说“我不想去学校”“我今天又肚子痛”。


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

🔹 焦虑障碍:考试焦虑、社交焦虑、分离焦虑
🔹 抑郁倾向: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低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难以专注、易冲动、学习困难
🔹 强迫行为与思维:反复洗手、检查、纠结对错
🔹 进食障碍:对吃饭产生强烈控制欲,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 网络依赖:用网络逃避现实压力,情绪与行为被游戏绑架

这些问题并不是孩子“故意”“做作”,而是需要被理解和支持的心理信号。


家长应该做什么?

🧩 1. 觉察,而不是指责
“你是不是又玩手机玩疯了?” 不如问:“你最近是不是特别不开心?”

🧩 2. 倾听,而不是急着解决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你愿意听我说”。

🧩 3. 寻求专业帮助,而不是自己硬扛
如果孩子的问题持续两周以上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建议及时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心理机构。


心理问题不是“长歪了”,不是“管教失败”,而是成长中的一种信号和转折点。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颗小树苗。它有时候被风吹弯,有时候长得慢,但只要给予理解、耐心和阳光,它终将向上生长。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最深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