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首页 - 心理知识 - 常见问题

令人困扰的漫天柳絮:自然环境是情绪的隐形调控师

30 - Mar - 2025

浏览数:7912

作者:北京京师辅仁心理咨询中心

       每年暮春时节,北京街头漫天飞舞的柳絮总会成为热议话题。这些看似轻盈的白色絮状物,不仅可能引发呼吸道过敏,更悄然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从气象变化到植被分布,自然环境以其独特的方式塑造着人类的情绪状态,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机制。

       柳絮作为季节性过敏原,通过神经生物机制影响心理健康。柳絮中的蛋白质与 IgE 抗体结合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鼻塞、眼痒等症状。这种持续的躯体不适激活边缘系统,使杏仁核过度敏感化(Nature Neuroscience 2024 年研究)。针对这一机制,认知行为疗法(CBT)中的「躯体感觉脱敏训练」可通过引导想象柳絮接触场景,配合呼吸训练降低杏仁核反应。

此外,花粉、柳絮等刺激物也可能作为过敏原激发氧化应激和微生物组扰动等反应。过敏反应产生的自由基突破血脑屏障,导致前额叶皮层 5 - 羟色胺转运体功能异常,血清素水平下降;鼻腔黏膜炎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拟杆菌门丰度下降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对此,来访者可以在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正念减压疗法(MBSR),研究表明,每日 15 分钟正念呼吸练习可使 IL-6 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

柳絮纷飞从 “春城无处不飞花” 的诗意意象,转变为过敏原与火灾隐患的象征,自然事物丧失了原有的文化隐喻功能。现代都市人虽脱离农耕文明,但其心理结构中仍保留着对生态失衡的深层恐惧。正如荣格分析心理学认为,当自然现象不再承载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意义时,个体将陷入意义真空。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触发人类深层的心理防御机制。现代人对沙尘暴、高温等极端天气的担忧,深层来说是对生存环境失控的存在性焦虑。极端天气场景可能激活荣格提出的「大母神」原型中的毁灭意象,引发无意识层面的恐惧

       对此,可以通过沙盘治疗、动力学疗法、团体艺术疗愈、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缓解由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情绪失调。例如,通过自然元素沙具的摆放,外化内在冲突,重建心理秩序。对花粉、柳絮的极端恐惧可能是源于这些刺激物唤醒了个体早期经验中相关的负面记忆,比如过去某个春季经历与特定的人与事相关的挫折、痛苦,在咨询师的的引导下,来访者重构这一气候下的故事,将「受害者」叙事转化为「幸存者」叙事。在绘画、雕塑等创作中释放被压抑的气候焦虑,促进集体心理修复。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将注意力锚定在自然声音(风声、鸟鸣)上,增强大脑前额叶对注意力的调控。

       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我们并非只能被动承受。建立 "环境 - 情绪" 监测意识,如在柳絮高发期佩戴防护装备、选择清晨时段出行;培养规律的自然接触习惯,每周安排 2 次以上的户外漫步;掌握科学应对策略,通过正念冥想、补充维生素 D 等方式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当我们学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时,那些曾令人困扰的柳絮,或许也会成为提醒我们关注心理健康的特殊信使。当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影响心理健康的科学机制后,就可以更理性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京师辅仁心理咨询中心帮助来访者建立与自然环境的健康互动模式,让我们共同探索,如何将环境压力转化为心理成长的契机。

 

(机构信息:北京市京师辅仁心理咨询中心,中国临床心理学学会(CPS)注册咨询师团队,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心理服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8号金丰和商务苑D幢三层,预约电话:18910984447,接待线上、线下心理咨询)

北京心理咨询中心有哪些 京师辅仁怎么样